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91节(1 / 2)

几次之后,他只能放弃了“解析”的打算,沉吟片刻,打开了邮件。

里面有一份早已经编辑好了的内容。

是关于“重返月球”计划,月球探测器项目的一份申请。

虽然今天的新闻让他有些感慨自己的老去,但不得不说,应该也会增加这个“项目”被推进的几率。

那些政k,会很在意美国是否依旧领先这件事情。

哪怕是表面上的。

所以,可能会想要赶紧做出一点成果来,来对冲那边的“突破”,带来的影响。

他为此已经准备了十几年……如果被通过,动作应该会很快……

汉森重新编辑了一番内容,强忍着厌恶,违背了自己的观念,将对“中国技术突破”的担忧和威胁性,加了进去。

然后点击了发送。

他真的老了,时间不多了。

……

八月二十二日,“二饼改”发射两天后。

外界的消息还在满天飞。

普通人震惊于技术突破。

多国航天局,也都主动或被动,对这场技术突破进行了表态。

虽然大多都是祝贺一类的,但明显可以感觉到,这些部门都感受到了压力。

暗流涌动之中,西昌基地。

周瑞却在和孙局长辞行。

“回收部件只拉回来一个,剩下的二子级和捕获器都还在路上,我会留下车乾几个,在这里进行后续的工作。”

孙局长抹了抹茶缸,虽然知道不太可能,还是劝了一句:“周总不多待几天么?要是基地里带的闷,可以周边转转啊。”

周瑞摆了摆手:“不了,这次出来如果算上京北,都快两个月了……”

手机微震,周瑞掏出来看了一眼,是关歌关于这几天舆情的反馈。

因为也和航天局有关,周瑞当场转发给了孙局长,两人就这么一起看报告。

关歌这些年来,舆情反馈,是越来越专业了。

首先就是海外地区,“开明智能”的声望再次暴涨,有着从“全球知名科技企业”,向“全球最强科技企业”变化的感觉。

至少口碑上是这样。

现在“太一天工”还初露犄角,大部分声望还是落在了“开明智能”身上,反正外界将其认为是同一个集团。

都是周教主手下的公司。

当然,“卫星回收”技术自有其敏感性和威慑性,不少网友都在讨论会不会有一天,自己国家的卫星被弄下来。

前两日对外公布的时候,周瑞和孙局长对此也进行了讨论,不过终究,这门技术是“太一天工”独有的,那是民营企业!

东西掏出来,既看着吓人,又有面子,还不至于一次把人戳的太痛。

亮出来甩一甩,威慑力刚刚好。

外网现在普通人层面,还是在讨论这门技术有多科幻,节目里曝露的内容并不多,只有一个打捞画面,大部分人还没明白原理。

至于专业人员能看出来多少,周瑞不是很在乎。

“捕获器”的核心,还是“机械智能”,而不在结构秘密。

当然,不可避免的,“卫星回收”技术,会被人忌惮在心里,但似乎又找不到好的发泄口。

你说它威胁他国吧……

我们是私营企业。

你说它居心不良吧……

我们是私营企业。

你说它……

好吧,暂时不说了。

而国内的舆情部分,怎么说呢……这个夏天,航天比1945年的东京还热。

微博话题度就不说了,刚子和玉兔的故事还在播连续剧,“火箭回收”、“卫星回收”又爆了出来。

航天大国的头衔,算是越擦越亮,深入人心。

孙局长看着报告里的统计,笑的甜过初恋。

可算是体会了一把,之前航空领域的那种感觉了。

什么叫“技术井喷”啊?

周瑞就是行走的井!

走到哪,喷到哪!

孙局长放下老花镜,笑容和善中带着欣慰。

越看周瑞越中意。

要不是自己儿子年纪大了,都想把他们凑一对……兄弟。

浪潮与金子

孙局长看了看周瑞已经放在脚边的行李箱,突然感慨道:

“周总,你知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,最近航天局的收获这么多,其中最大的是哪个。”

周瑞放下手机,笑着说道:“应该是火箭回收吧,有了这门技术,以后中国航天在‘商发’领域,应该就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。”

孙局长却摇了摇头:“不是,是来自社会的‘关注度’。”

周瑞有些意外:“您还会在意这个?”

孙局长向后一靠,看着这处临时办公室的天花板,给周瑞讲了一个故事。

“也没有太久,大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